小班语言教案:小板凳歪歪
小班语言教案:小板凳歪歪
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教案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:小板凳歪歪,欢迎大家分享。
小班语言教案:小板凳歪歪1
【活动目标】
1、学习朗诵儿歌,读准“菜、奶、衣、鸟、哝”的发音。(重点)
2、运用看图讲述的方法,尝试在“连环式”的摆放中学习儿歌的内容。(难点)
3、体会儿歌诙谐、风趣的特点。
【活动准备】
1、根据幼儿用书画面自制小图片:板凳、娃娃、小猴、公鸡、豆虫等。
2、将图片以“连环”的方式排列在黑板上。
3、小板凳歪歪课件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儿歌中的物体、动物、人物。
1、出示小板凳的图片。
师:小朋友,瞧!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?(椅子、凳子……)
师:这是一个小板凳,请你猜一猜小板凳上会坐着谁呢?(小朋友、小猫、小狗……)
师:小朋友们猜得都不错,那到底坐着谁呢?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《小板凳歪歪》,请你们听一听儿歌里小板凳上都坐着谁?
2、播放《小板凳歪歪》课件,引导幼儿说一说课件中出现了哪些内容?
师:刚才你听到儿歌里的小板凳上都坐了谁?
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小图片,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内容。
3、教师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一一认识图片中的物体。
师:刚才听到的儿歌中出现了这么多的东西,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,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吧。(以儿歌中的句式带领幼儿一起念一念。)
4、引导幼儿练习准确地学说。
师:这首儿歌中的词都非常有趣,我们小朋友在念的时候一定要念准了,不然儿歌就不好听咯。
二、教师通过“抽”、“摆”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。
1、教师边摆放、抽取相同内容的图片,边朗诵儿歌。
2、教师强调操作图片的动作,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动作,自然地感知儿歌连环式的结构。
3、教师在幼儿有节奏地拍手伴奏下,再次朗诵儿歌一遍。
三、幼儿学习朗诵儿歌。
1、引导幼儿看图片朗诵儿歌。
2、引导幼儿运用对诵、接诵的方式学习儿歌。
四、鼓励幼儿通过“给你给他朗诵”的方式再次朗诵儿歌。
教师自然地引导幼儿相互对同伴念儿歌。
小板凳歪歪(儿歌)
小板凳歪歪,里面坐个乖乖;乖乖出来买菜,里面坐个奶奶;
奶奶出来梳头,里面坐个小猴;小猴出来穿衣,里面坐个公鸡;
公鸡出来打鸣,里面坐个豆虫;豆虫出来咕哝,咕咕——哝!
【活动反思】
《小板凳歪歪》是一首诙谐有趣的绕口令式的儿歌。儿歌的内容生动活泼,虽然有点长,但是每句都有押韵,念起来也很容易上口,很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。
活动时第一个环节是导入。我说:“今天又许多好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啦,看看有谁呢?”然后出示图片,第一张是一张小板凳,以前我也碰到过这个问题,在问小朋友“这是什么时”小朋友就说这是“椅子”不会说“板凳”(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少说“板凳”的),但是这次问下来,李惠媛说这是“板凳”,于是我就接着引导下去。
第二个环节是幼儿学念儿歌,这是儿歌学习活动中重要而又枯燥的一个环节,幼儿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,而且儿歌的语言情感可跨性大,这就要求朗诵应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在以往活动中,我也明显的发现,朗诵的次数多了孩子就没有兴趣,可是不进行集体朗诵孩子无法感受儿歌的语音、语调、语气……于是,我通过“抽”、“摆”图片的方式来引起孩子的注意,让孩子觉得这是图片在和自己捉迷藏,帮助孩子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学习儿歌内容。孩子们通过趣味的朗诵,学习和体验着儿歌的趣味,不知不觉中走入到儿歌的美妙境界中。
小班语言教案:小板凳歪歪2
活动目标:
1.学习朗诵儿歌,读准"菜、奶、衣、鸟、哝"的发音。
2.运用看图讲述的方法,通过"连环式"地摆放图片学习儿歌的内容。
3.体会儿歌诙谐、风趣的特点。
活动准备:
1.小图片:板凳、娃娃、小猴、公鸡、豆虫各两张。
2.将图片以"连环"的方式排列在黑板上。
活动过程:
(一)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儿歌中的物体、动物、人物。
1.教师用夸张的动作出示、摆放图片。
2.教师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幼儿一一认识图片中的物体。(正确说出儿歌中的物体、动物、人物的名称和他们相应的动作。)
3.让幼儿准确地练习讲述。
(二)教师通过"抽"、"摆"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。
1.教师边摆放、抽取相同内容的图片,边朗诵儿歌。
教师:今天这些好朋友在一起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,我们来听一听。
2.教师强调操作教具的动作,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动作,自然地感知儿歌连环式的结构。
3.教师在幼儿有节奏地拍手伴奏下,再次朗诵儿歌一遍。
(三)多种方式学习朗诵儿歌。
1.师幼之间开展接口朗诵。
2.幼幼间开展对口朗诵。
(四)鼓励幼儿通过"给你给他朗诵"的方式再次朗诵儿歌。
活动反思:
实录:
丰富的儿歌内容很受孩子们的喜欢,孩子们会认真去记忆每个环节的内容,由于儿歌内容的特点明显,我充分挖掘每一句的内在联系,并使用小图片方便幼儿记忆儿歌内容。一开始,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下"小板凳"是什么意思,再出示相关联的系列图片,先让孩子们认识图片的内容,再试图让他们自己找出连锁关系,小图片是移动的,说完上一句就马上接下一句,教师的反复念诵让幼儿很快发现了这个规律。接下来的教学是只要我说出来上句,小朋友就能立马根据这一规律说出下一句说的主语是什么。在整首儿歌都完整的展示在孩子们面前时,几乎所有孩子都能记住儿歌中的主要内容。活动时第一个环节是导入。我说:今天又许多好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啦,看看有谁呢?然后出示图片,第一张是一张小板凳,以前我也碰到过这个问题,在问小朋友"这是什么时"小朋友就说这是"椅子"不会说"板凳"(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少说"板凳"的),这次我问孩子们时,出乎我的意料,他们都说板凳,这让我紧张的心放宽了许多(可能今年我班外地的.孩子比较多,他们那的方言称"椅子"就是"板凳")介绍完小板凳后,依次出示了奶奶、小猴、公鸡、豆虫。在这个过程中,为了充分的调动了小朋友学习的兴趣,吸引他们的注意,我在出示最后一张图片是谁时,我让小朋友们一起数一二三请好朋友出来,这样活动气氛活跃的许多,最后孩子们共同朗诵时为了让孩子提起兴趣,我也以游戏为主,用接儿歌的游戏形式进行,我念儿歌的前面一句,孩子们念后面一句,一遍过后,又换花样了,我又让孩子们念前面一句,我念后面一句,当他们回答不出来的时候,我也不说出来,只是做一下那一句里人物的动作,他们也自然而然的猜出来了。这个环节都我注重了与小朋友的互动,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,小朋友始终是学习的主体。
优缺点:
《小板凳歪歪》是一首诙谐有趣的绕口令式的儿歌。目的就是让幼儿读准"菜,奶,衣,鸣,哝!"儿歌的内容生动活泼,虽然有点长,但是每句都有押韵,念起来也很容易上口,很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,《小板凳歪歪》每句都有押韵,而且儿歌的内容生动活泼,很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,在教授这首儿歌的时候,我觉得孩子们兴趣浓厚,以游戏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。
建议:
在教授这首儿歌的时候,我觉得孩子们兴趣浓厚,我与孩子们的互动也较多,各个环节都以游戏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。但在这里面,我也忽略了要重点注意孩子们吐字和发音,因为我发现有的孩子发音不是很准确,下次遇到此类课时,应加强这方面。
文档为doc格式